三菱加入本田-日产联盟
据媒体报道,三菱汽车将加入本田-日产联盟。据了解,三家公司计划将控制汽车的车载软件标准化,预计日产和本田将联合开发基础软件,并将讨论在三菱汽车上的应用,同时三家公司还将考虑互补彼此的车型阵容。
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复杂性以及电动汽车需求的降温,本田和日产考虑通过合作来克服这些挑战,寻求共享研发成本,加速电动车技术的创新,并利用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,以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。今年3月,日产和本田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,就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全面合作,包含联合采购、共同开发动力平台、零配件通用化等,日产与本田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降本,提升对中国电动车的产品竞争力。
消息一经公布,立刻引发热烈讨论。日本汽车制造商电动化转型迟缓,引进成为行业固有认知,而当下日系车企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,特别是在中国市场,需要直面与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安、奇瑞等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。
在燃油车领域,日产与本田仍然地位稳固,但在全球新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,电动汽车的竞争日益激烈,日产和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的迟缓,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业务上的低迷表现,使其越来越感觉到被动。
业内人士认为,此次合作可以认为是,在电动化浪潮下,大型汽车制造商之间的抱团取暖,本田和日产是日本国内第二、第三汽车制造商,而三菱汽车排名第五。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,三家车企之间的合作是为了分摊电动车业务的研发和采购成本,从而把电动车业务“盘子”做大,并且借此推动日本汽车供应链进一步优化。不过,三家车企之间的合作并不密切,因为它们只是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,待各自的电动车业务获得一定的起色之后,未来存在会走向解散的可能。
电动化转型需要长期巨额资金投入,通过寻找合作伙伴凭借规模化效应平摊研发成本,在业内也有不少先例,例如奥迪与上汽、大众与小鹏、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等。而日产、本田。三菱之间的合作也是如此,他们将在纯电动路线不断探索,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的挑战也较大。
在中国市场,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挤压燃油车市场份额,近三年来日系车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.6%、20.0%、17.0%,市场份额不断萎缩。2023年,丰田、本田、日产在华销量分别下滑1.7%、10.1%、16.1%。上半年,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跌至14.9%。
在海外市场,日系车企也感受到来自中国车企的压力。2023年,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,而在日系车具备较强优势的东南亚市场,凭借电动汽车业务,中国车企已对日系车产生一定压力。
日前,三菱汽车发布报告,第二季度三菱汽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1.3%至355.19亿日元,净利润同比下降38.5%至1.93亿美元,营收同比下降1.3%至41.15亿美元。从地区来看,第二季度北美地区在三菱全球营业利润中所占份额最大,为1.36亿美元,占总营业利润的58%。相比之下,东南亚地区的营业利润则下降三分之一,至2688.78万美元。对于业绩出现的减损,三菱副社长、最高财务负责人松冈健太郎解释称,是由于东南亚的业务环境恶化和销售费用增加等原因,导致业绩增长失速。
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,日产、本田、三菱在技术与资本等方面积淀深厚,以更大的决心合力奔向电动车业务,至于是否会后来居上,对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一定影响,这一话题受到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