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8日,第二十届上海车展正式开幕。本次上海车展作为本年度首个大型车展,备受外界期待,同时也是代表汽车产业持续复苏的重要信号。本次上海车展将以“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”为主题。展现新能源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车联网等全新技术下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。
华为智能驾驶领域总裁 李文广(右)
对此,不同车企高管发表看法。华为智能驾驶领域总裁李文广表示,结合国内用户对我们的体验和评价视频看,相比于北美简单的道路,即便是在国内更加复杂的道路场景下,我们的智能驾驶体验也要明显好于特斯拉。
新浪汽车:各位网友大家好,欢迎来到新浪直播间。我们今天有幸请到了华为智能驾驶领域总裁李文广先生。
李文广:线上的各位观众大家好!
新浪汽车:谢谢李总。华为在智能领域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网友的极大关注。我们准备了四个小问题问您,第一个问题,您怎么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路线选择?各自有什么样的优势?
李文广:现在自动驾驶主要有两个技术路线,一个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技术路线,还有一个是多传感器融合协同的路线。特斯拉在纯视觉路线上比较领先,因为它做得久,车也多,但是纯视觉有一个“天花板”的问题。无论哪一个方式做,都有它的天花板,但是视觉的天花板肯定比多传感器融合的天花板要低,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。
我们起步比特斯拉稍晚,当前搭载车辆数量还在持续上升过程中,从技术角度来看,我们选择的是多传感器融合的道路。我们也看到网络上北美的特斯拉用户发的特斯拉FSD的体验视频,结合国内用户对我们的体验和评价视频看,相比于北美简单的道路,即便是在国内更加复杂的道路场景下,我们的智能驾驶体验也要明显好于特斯拉。
新浪汽车:李总的信心也是非常足,祝福国产软件、硬件能够赶超特斯拉。第二个问题,汽车智能驾驶技术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,咱们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,您觉得是哪一个方向?
李文广:现在阶段还是L2+,在往L3、L4的方向和趋势发展,未来路会很长,最终肯定都是奔着无人驾驶去的。
L3会率先在高速场景商用,因为高速的场景相对简单。园区、地库等场景更适合做无人驾驶,它的速度等各方面都相对比较低,好做一些,而且有人和无人在控车的要求上也有很大的差别。
在城区场景,希望能够在固定线路上,通过快速的、多轮的学习能力,把通勤线路做到放心开。
新浪汽车:马斯克一直认为未来特斯拉的盈利方向主要来自于软件收入,可是在中国市场上消费者似乎对于软件付费还没有广泛地接受,您是如何看待自动驾驶的这种商业模式的?
李文广:自动驾驶本质上我理解它提供的是服务,就像音乐、视频一样。以前这些都是免费的,但现在慢慢地都开始收费了。考虑到国内的接受情况,有按月收费,也可以一次性买断,但是能不能接受最核心的点在于这个东西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、你的体验是不是做得足够好。用户的需求如果是刚需,那就没问题,就怕没需求,硬做一个新技术其实没有意义。
自动驾驶的需求为什么我们看好?第一安全,因为生命无价;第二是时间,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,谁都想把自己的时间解放出来干很多事。这两个需求摆在那里,用户愿意付多少钱就看我们的水平了。
新浪汽车:您认为现在自动驾驶处于什么阶段?哪些场景可以让我们的用户安心、放心地使用?
李文广:我们现在处于的阶段还是L2+,人机共驾的阶段。比如今天早晨来展馆,由于车展导致堵车非常严重,老司机想从匝道汇出去都非常困难,还得给周边的车打招呼让一下。这种情况下要是智能驾驶开的话,可以让人接管开出去。在人机共驾这个阶段,车侦测到行驶状况要提前告知车主,用户开的时候有一个预期。另外还有两个场景,一个是高速场景,一个是城区固定通勤线路场景,这两个场景我们争取早日做到放心开。
最后,泊车相对城区场景简单一些,今年我们争取做到让用户放心泊车。
新浪汽车:谢谢李总。我们还有一个新浪微博的保留节目——热榜开盲盒。这是我们近三个月微博上上过热榜的问题,您可以从四个问题当中任意挑选一个您感兴趣的,为我们做一个解答。
李文广:我选这个话题:“L3自动驾驶真的要来了吗?”
L3真的要上路的话,还涉及到很多标准及法规的制定,包括事故责任如何判定,L3的车如何看懂交警的各种手势和要求等。虽说真正的法规落地可能还要一些时间,但是能力我们要先准备好,做好智能驾驶系统的能力。高速场景会首先应用,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。
新浪汽车:谢谢李总为我们解答的问题,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到新浪的直播间,再次感谢您!